潤揚大橋的名字由來
2011-10-09 來源:網絡
古人說,窺斑見豹,一葉知秋。意思是,通過對一些小現象的觀察,可以推斷出更大的事件。下面講的一段真實的小故事,可以說明江澤民先生有著很高的智慧。
筆者在1997年底曾回家鄉江蘇省揚州市郊區探親,聽到一件事。據家鄉的人說 ,中 國政府決定要在千年古渡--瓜洲鎮附近建造一座公路長江大橋,溝通蘇南和蘇北 。江澤民是 揚州人,因此地方政府想請江澤民為大橋題詞。但是,大橋起什么名好呢?這就費了思量。有人提議起名“鎮江大橋”。但是揚州人不同意,因為那樣顯示不出這個大橋對揚州的重要性。揚州人希望叫“揚州大橋”,但是鎮江人不答應,因為大橋離鎮江較近。有人提出妥協方案叫“鎮揚大橋”,揚州人一聽就火了,“怎么?要鎮住揚州???”于是有人提議為“揚鎮大橋”,鎮江人還是不樂意。當時,這個名字就掛在那里了。
1999年5月,筆者見到了來自江蘇的一個代表團,其中有揚州市的代表。問起大橋起名的事,他們回答說,決定了。江總提議叫“潤揚大橋”,字都寫好了。仔細思量之下,不僅拍手稱好。鎮江,古代又叫潤洲。用潤揚大橋一名,既把鎮江放在前面,表示在地理上靠鎮江最近。揚州方面也會樂意,因為大橋是潤揚,滋潤揚州的。這真是兩全其美,雙贏的大歡喜結局。按古代策士的說法,江澤民選了“上上策”。
從這個小故事中,筆者不僅佩服江澤民慎密的心思和過人的智慧。這件事可以說明,江澤民是一個辦事穩重,深謀熟慮,善用智慧,凡事謀求最佳效果的人。如姜太公形容的“安徐而靜,柔節先定,善與而不爭,虛心平志,待物以正。”(六韜--國務第三)。這樣的人適合于掌舵,把握方向,因為他們一般不會出大錯誤。如果能夠有精明能干、辦事果斷的人來輔佐,那就會形成權力結構學上的最佳搭配。他們所領導的事業也必定是蒸蒸日上?;叵肫饋?,自從朱(金容)基當上總理后,中國的經濟就發生顯著的積極變化。江朱的最佳搭配起了相當的作用。
再回想起來,盡管臺灣島上發生了權力交替的大變化,但是大陸政府頂住了壓力,采取了“聽其言,觀其行”的政策,并在各方面積極準備。這就是對策學上的上上策。
所以,事實證明,江澤民所做的重大決定,應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是經過仔細選擇的最佳方案。有這樣的領導人是中國人民之福,也是中華民族之幸。筆者雖身在海外,也為國人額手稱慶。